向党代会报告:五年蝶变,绘就城乡新画卷

发布日期:2021-09-23 17:43 来源: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室 字体:[ ] 浏览量:


伫立回首,五载芳华,终不负人民群众所愿。

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的这五年,盐城城乡建设一日千里,旧城新城,都市农村,处处都在变。路更宽了,楼更高了,灯更亮了,城更绿了,景更美了……

回望来时路,砥砺新时代。五年来,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紧锣密鼓,大小项目一个接一个,城乡面貌日新月异,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,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,城市品位和居民生活品质都有了巨大提升。

△整治后的串场河海洋路段

大建大美 奏响城乡蝶变曲

城乡面貌,华丽蝶变;老城改造,如火如荼……五年来,我市城乡建设在补齐城市短板、健全城市功能、提升城市品质上持续发力,不断彰显沿海中心城市定位的崭新城市形象。

十三五期间,主城区实施城建重点项目500多个,累计投入资金超1000亿元。城市建设一路高歌、亮点纷呈——

2018年建成新水源及跨区域引水工程,全市近500万人口喝上了长江水,2020年宝应新水源原水总量从原来的1.7亿吨增加到2.8亿吨;

先后建成了开创路、东进路、新都路等主次干道,打通腾飞路、双元路、迎宾路等道路肠梗阻,城市交通更加顺畅;


△盐渎路通榆河大桥建成通车

建成了跨越通榆河的盐渎路、新都路大桥,有效连通城东片区和城南片区;

牵头建军路商圈建设及新四军纪念馆周边整治,努力改善城市面貌;

……

2021年,市住建部门坚持以项目为载体,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和承载力提升。加强城建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推进赣江路——海洋路连接大桥工程建设进度,启动文港路改造、日月路改造、解放桥改造、建军东路整治等项目建设。同时,推进雨污分流和六小行业整治,加快供水设施建设改造,在城北地区建设、第三防洪区整治中全面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建设。

循着有机更新的步伐,城北地区改造如火如荼。201910月以来,市住建局积极响应市委、市政府号召,全力以赴做好城北地区征迁清零、项目建设、规划落地等工作,一仗接着一仗打、一锤接着一锤敲,各项工作提质增效,全力打造旧城改造新标杆。

博雅文苑、香江枫景名苑、袁河家园等16个安置房项目加快建设,城北快速路网、水城路北延、人民北路改造、新洋港大道西延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,新洋港、串场河、蟒蛇河等景观带以及通榆河、皮岔河等河道生态绿廊和城北生态公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,医院和学校等公共服务进一步优化完善……处处涌动着建设的热潮,洋溢着发展的气息,城北地区改造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日新月异的建设速度。

打通断头路、整治提升窨井设施、推进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建设……城市基础设施痛点堵点有效解决,百姓生活、出行更加安全便捷舒适。在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民防空地下长城新格局中展出新作为,盐城人防始终保持人防工程与城市人口协调发展。以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为着力点,盐城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,防震减灾中心建设稳步推进,地震监测与地震安全保障有力。

宜居安居 水美景美映民心

住有所居,宜居安居;碧水入画,绿荫满城……五年来,全市住建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加快美丽宜居城市建设,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。

农房改善、老旧小区整治、棚改征迁、安置房建设的加速度,让更多百姓住有所居、住有宜居成为现实。回应群众呼声强烈的难点、痛点,市住建部门深入一线调研,开展棚改、旧改,安置房的规划数量和建设速度全面提升,七万多户、20多万人直接受益,城镇居民幸福感、安全感增强。

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空前。2018年以来,全市共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03个、14.3792万户、1556万平方米。百姓得实惠、政府得民心、社会得效益。树立共同缔造理念,坚持成果共享,以盐都区潘黄街道酒厂片区、亭湖区五星街道万户新村两个老旧小区连片整治改造为重点,打造人居环境样板示范工程。

农房改善由点扩面,更多农民群众实现安居梦。保留乡村肌理,保护乡愁文化,全市农房改善工作推动新老村庄有机融合,形成一批具有盐城特色的经验做法,成为全省农房改善的盐城样板。在已完成改善农房9.2万户的基础上,今年,我市计划改善农民住房3.5万户,截至目前已改善21684户,完成进度占比61.95%

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,我市因地制宜,率先探索,打造推进农房改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标杆。截至今年上半年,全市2534个规划发展村庄已建成1920个美丽宜居村庄;54个村庄获得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命名,20个村庄认定为省级传统村落。

花木扶疏,绿意流淌。十三五期间,全市城镇绿地建设面积达11770公顷,10县(市、区)获得国家园林城市(县城)称号,大洋湾创成国家城市湿地公园。今年上半年,新增绿地823.74公顷,改造提升绿地220.86公顷,4.8公里瓢城绿廊加快建设,均衡绿地布局,因地制宜布局各具特色的小游园、街头绿地,增加市民游憩休闲空间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完成98个口袋公园建设,40个正在施工,建设规模位列全省第一。

绿水逶迤,穿城而过。串场河、蟒蛇河、通榆河三河整治快速推进,水清、岸绿、河畅、景美触手可及,河道疏浚、环境整治、生态绿地等项目整体提升,截至目前,累计完成投资160.39亿元,今年完成投资52.69亿元,超时序进度。持续做好净水”“节水两篇大文章,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。抓好黑臭水体治理和第Ⅲ防洪区水环境综合治理,累计完成河道清淤105公里,截污26条河道、16公里,管网新建79条、116公里。

产业繁荣 建筑业做大做强

建筑业持续做大做强;一城一策,落地有声……五年来,大需求助推产业大繁荣,房地产保持平稳健康发展,建筑业总量规模持续攀升。

盐阜建筑铁军品牌名扬四方。全市十三五建筑业总产值超万亿元,建筑企业3768家,施工队伍分布全国29个省、市、自治区,累计获评鲁班奖、国家级优质工程奖10项。20162019年,全市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占比达13.2%,全口径税收占比37%

坚持房住不炒总定位和三稳总目标,十三五期间建成商品住房6804.53万平方米,完成预期的227.9%;人均住房面积增至43平方米,房地产业增加值1337亿元。牵头成功举办房产交易博览会、家装家居建材博览会等。

加快建筑产业现代化,提升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覆盖率。十三五期间,全市新建装配式建筑379.59万平方米,占比从4%2018年)提高至26%,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从80%提高至100%,创成绿色建筑示范城市。2020年,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163.53万平方米;今年上半年,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195.79万平方米。

过去五年,是我市城乡建设发展变化最快的五年,是我市民生工程建设项目大手笔投入的五年,也是我市住建系统改革创新克难奋进的五年。

时光更迭前行,城市建设从未止步!迈步新征程,敢于说行、勇于说不、从不说难、永不说累的盐城住建人将大力实施五大建设,倾力打造美丽宜居城市,努力打造组织放心、群众满意、风清气正、大气包容、文化厚重的盐城住建,奋力书写好强富美高新盐城建设的现代化篇章。

 


打印 关闭